彭雪峰纪念馆

中华民族英雄 共产党人好榜样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 主页 > 彭雪枫文集 > 军事文选 >

忆彭雪枫同志--我所知道的彭雪枫同志

2016-12-28 15:58:49阅读(

我所知道的彭雪枫同志 

张维瀚

雪枫同志是我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同学,又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在我们先后相处的十多年中,他对我的帮助教育颇大。不料一九三七年五月鲁西北首府聊城一别,竟成永诀!一九七九年的九月十一日,是雪枫同志英勇殉国三十五周年,回忆往事,成此短文,以兹纪念。

雪枫同志原名彭修道。他堂叔父彭禹廷先生是西北军军官,于民国初年保送他到冯玉祥办的陆军十一师军官子弟学校(原名为第十六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就读。这个学校在崇文门外的方壶斋,后移至西直门井儿胡同。该校分高小和初小两班,我和雪枫同在高小班学习。约在一九二二年该校改名为育德学校。并移址于北平南苑之团河(系清代皇帝巡猎时的行宫),这时我和雪枫同志已升入初中部。

育德学校完全是个军事性的学校,一切生活管理全和军队一样,学生穿军衣,戴军帽,伙食也是一个兵的待遇,吃军米和粗粮,每周只吃两次白米,改善一下生活。中学班每人发步枪一支,练习射击和站岗放哨,每日两小时的军事训练,其余课程和外边的学校相同。该校还设有工艺科,规定每人必须学习一项工艺,雪枫和我参加了做皮鞋。雪枫天资聪明,生活朴素,学习刻苦。每次考试,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的文学程度特别好,在班上是出类拔萃的。雪枫同志富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当时虽没有接受马列主义思想,但他能将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富有正义感的同学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股力量,因此校方也很器重他。当时因为学生伙食管理的很糟,同学们吃不饱,意见很大,校方特抽他协助王志远同学管理全校学生伙食。由于他认真负责,同学们的伙食很快就得到了改善,雪枫同志也因此得到了全校同学的好评。

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以雪枫同志为首的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同学,要求参加北平学生的反帝示威游行,遭到校方拒绝。经过雪枫的多次交涉和斗争,终于迫使学校当局同意了我们的正义要求。雪枫把同学们分成小组,分别深入到农村,召集群众大会,揭露帝国主义暴行,启发群众的民族意识。

一九二六年,冯(玉祥)、吴(佩孚)军阀战争爆发,冯部失败退守南口,学校迁往绥远新城。南口失守,加之石友三叛变,西北军垮台、冯玉祥出国苏联,育德学校遂之解散。嗣后,雪枫等同学先后回到北平,考入汇文中学。此时他已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负责东城区的学生运动。李大钊同志被捕后,北平党的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雪枫在北平难以存身,遂返河南原籍。

一九二六年秋,北伐战争开始后,冯玉祥由苏回国,重组西北军。并发出通电愿与国民革命军协力北伐,并出师潼关,进军河南。原西北军将领韩复榘任河南省主席,他在开封办了一个训政学学院,分设两个班。一为行政班;一为专修班。行政班是培养县长;专修班是培养科长。院长是原育德学校的校长。我在山东馆陶县原籍得此讯后,即到郑州,约彭雪枫、赵子众、牛连文等同学到了开封,共同考入开封训政学院专修班。该校学员均为政界旧人员,只我们几个是青年学生,其中彭雪枫、赵子众是共青团员。我们几个都团结在雪枫同志周围,经常看进步书籍,并向其他学员宣传革命道理,加之我们常在一起活动,这就引起了同学们和校方的注意,认为我们都是共产党。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韩复榘投降了国民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几个人时时有被捕的可能。经商定,我们一同离开了学校。我和一个同学逃到豫东柘城牛连文同学家,雪枫和赵子众跑到扶沟路庭训同学家,进行躲避。

不久,我和雪枫又取得了联系,约定在北平相会。一九二九年夏,我们一同考取了北平民国大学,彭入文学系,我入政治系。他因家贫,经济无力自给,我虽经济比他稍好些,但也难以负担两个人的学费。后由一位同学介绍,雪枫同志到烟台军阀刘珍年处任秘书,从事兵运工作,后因暴露了共产党员身份而被撤职,遂到上海,经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介绍进入苏区。

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前,党中央派他到山西做阎锡山的统战工作,在太原设一办事处,雪枫同志任处长。一九三七年四月,他奉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由太原到了北平,和育德几位老同学见了面。从而知我在山东聊城工作,即来信约我到北平会面。我应约抵平。他住在东交民巷的一个旅馆里,后移住到赵蓬如同学家里。在北平,我们一同浏览了名胜古迹,听他给我们讲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毛主席如何领导中央红军粉碎敌人“围剿”根据地的经过,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雪山草地、抢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同时,我向他介绍了我们在济南以共产党员朱晦生、育德同学王志远、陈占云等为核心,争取团结韩复榘第三路军中下级军官三十多人,搞兵运工作的情况;以及我们党在聊城为争夺聊城师范的领导权,而组织一部分进步力量和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CC派进行斗争,掀起了驱逐反动校长的罢课风潮的情况;还向他介绍了鲁西北是历史上农民暴动的策源地的情况。他听后非常高兴,决心随我到山东一行。

一九三七年五月,他随我到了济南,住在王志远同学家。并约集了共产党员朱晦生(韩复榘第三路军军官),育德同学赵子众、陈占云,以及三路军军官冯惊涛、高谊云等十余人,开了一个座谈会。雪枫同志给我们讲了党的目前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他的讲话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我们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他在济南住了十天。在此期间,我们浏览了大名湖、豹突泉、历山石窟等名胜古迹,并于五月中旬随我到了聊城,与育德同学赵伊萍、牛连文见了面。他帮助赵伊萍(一九二七年的党员)接上了党的关系,并介绍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山东第六区专员公署内便建立了党的组织。

他以育德同学的身份和我住在专署内。他在聊城的七天中,给我们谈了这次党中央派他出来的任务,并详尽地分析了国内外政治形势。他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已下了灭亡中国的决心,中日全面战争已不可避免。但只要全国各党派、各民族团结起来,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就不会亡,就能够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他在聊城时,正是我们同国民党CC派争夺聊城师范领导权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当他了解了斗争的情况后,指示我们:当前我们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你们的斗争取得一定胜利的情况下,斗争可以暂时停一下,以便集中力量对付日本帝国主义,实现党提出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同时,他还对鲁西北地区的历史、地形、山川河流、风俗人情作了详尽的了解。他指出:“鲁西北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广大人民富有革命的光荣传统,远在宋、明、清三个朝代都有过农民暴动,倘若中日战争爆发,在这里发动群众,进行平原抗日游击战争,是一个很好的条件。”他接着说:“范筑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为人正直廉洁,对蒋介石的投降卖国路线不满,他掌握着鲁西北地区的政权,在群众中有很大影响。你们除争取团结抗日力量,准备组织游击队外,更主要的还是要做争取范筑先的工作,争取他接受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我党合作抗战。我想,将来一定会在这里建立起一块抗日根据地的。”

范筑先是第六区的实权派,他热衷于推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那套反动理论,在各县建立乡农学校,以师生关系来统治人民。他认为这一套办法可以救国。彭雪枫同志用很短的时间把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基础”一书看完,并帮助我们对该书进行分析,他指出:“梁漱溟所宣扬的那套理论,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过他这样精辟的分析,使我们对“乡建”理论的反动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了争取、团结范筑先的重要意义。

我们提出要他以“中央代表”的公开身份会见范筑先,进行说服工作。他说:“现在条件还不成熟,他的工作还是由你们去做吧!因为你们易于接近他……”。五月二十日,雪枫离开聊城,经邯郸转火车赴太原。临行时他还再三嘱咐说:“倘若中日战争爆发,你们一定要争取范筑先,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华北抗战!”他在聊城,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声音,对我们以后团结范筑先,建立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起了极大的作用。

他走后不久,即来信叫我和赵伊萍去太原。我因办壁报,由伊萍同志一人前往。伊萍同志回来时,还带回了一些中央文件,并传达了党对今后形势发展的估计和方针政策。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中日战争爆发,鲁西北的形势果如雪枫同志所料,各地绿林人物打着抗日义勇军、抗日救国军的旗号揭竿而起,地主老财为保护他们的财产也纷纷组织起民团。他们互相残杀,各霸一方。我们根据雪枫同志的指示,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终于争取团结了范筑先和我党合作抗日。实践证明雪枫同志的预见是非常正确的。

不久以后,范筑先要我到济南聘请共产党帮助他组织力量进行抗战。我到济南和省委取得了联系。省委利用韩复榘叫我们党帮助他办第三路军政治干部训练班的机会,从中挑选了二百四十名共产党员、爱国青年,并聘请了十二名干事(均为共产党员)到了鲁西北,成立了山东省第六专区济南司令部政训处(以后改为政治部,为我党领导之机构)。一九三七年十一月,省委派组织部长张霖之以省委代表身份来到鲁西北,鲁西北的抗战工作,就直接由省委领导。

在省委和雪枫同志的领导和指示下,我党协助范筑先收编、改编了各地抗日武装,组成三十五个支队,约六万余人,并建立了十余个县的抗日政权,同敌人进行了大小数十次战斗,建立并巩固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在坚持华北敌后抗战中起了重大作用。这是与雪枫同志到聊城开展统战工作分不开的。

抗战开始后,雪枫同志到了河南确山竹沟,此间我们还不断得到他的具体帮助和指示。一九三八年三月,我们派牛连文、张郁光二同志去确山向雪枫同志汇报工作。他听取汇报后,对我们的工作给了很高的评价和具体的指示,并抽派一部分干部来鲁西北工作。经雪枫同志介绍,牛、张二同志到了武汉受到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同志的接见。周恩来同志对雪枫到山东开展统战工作,争取范筑先同我党协作抗战十分满意和赞赏。周恩来同志为了加强党对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派了袁仲贤、周紫珊等十余名重要干部到了鲁西北根据地。

一九三八年秋,雪枫同志奉命率部挺进敌后,我们遂失去联系。嗣后得悉他于一九四四年秋,在夏邑与日伪军作战中壮烈殉国的消息,感到万分悲痛。这是我党我军与中国人民解决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党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我军失去了一个英勇善战的指挥员,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一位忠诚的战士,我自己则失去了一个最亲密的战友。

一九四五年春,我在延安中央学校学习时参加了党中央为雪枫同志举行的追悼大会。在会上,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们敬爱的朱总司令,以及陈毅、贺龙等同志为他写了挽词。毛主席在挽词中还号召我们要“学习雪枫同志的英勇精神”。

雪枫同志毕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的精神和高贵品质,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与怀念的,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雪枫同志高尚的无产阶级品质,这对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年轻一代,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为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九日于北京)

相关推荐